指尖飞针、青丝入画,她用头发绣出大千世界!

指尖飞针、青丝入画,发绣是带有生命符号的艺术。在这个“热辣滚烫”的夏天,青年发绣工艺师郭晓琪受邀参加了第十六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宣传片的录制。

郭晓琪,知名青年发绣艺术家,苏州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现任苏州工艺美术师助理,居住在相城区黄桥街道,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她先后深入云南大理、西双版纳等地采风创作,代表作品《村庄与女人》记录和保留了少数民族的生命记忆。

师从“中国发绣第一人”周莹华

郭晓琪2013年考入苏州科技大学学习影视编导专业,大二暑假期间,看到老师在班级群里发布的“中国发绣第一人”周莹华老师招募学员的信息,便立马乘坐高铁返回苏州。当年周莹华老师在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办发绣展览,郭晓琪主动担任讲解员,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坚定了将来学习发绣的信念。

郭晓琪对发绣这项神奇的传统工艺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从南京回到苏州后,她虚心求教,向周莹华老师拜师,正式开始了学习发绣之路。底稿、选线、配色、上棚,再到最后的刺绣、落棚……她一点一滴学起,将所有课余时间都利用起来。

大四下学期,她干脆直接到周莹华的工作室实习,每天从8点忙到17点,即使周末也会到工作室学习。郭晓琪说:“刚开始周老师让我按照兴趣发展,我想绣什么就绣什么。她后面慢慢指导我,让我临摹收藏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技艺。”

在周莹华的支持下,郭晓琪举办了发绣艺术个展——《永恒存在,我的记忆里》。她的作品《你的名字叫红》荣获第三届“中衡设计杯”苏州市民间工艺新人新作展三等奖;《悟》在苏韵流芳——苏州青年手工艺展上获评二等奖。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她凭借一针一线的实力逐步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用头发为“文面女”创作肖像画

独龙族是郭晓琪创作《村庄与女人》系列作品的第一站,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有中国最后一批“文面女”奶奶。在了解到“文面女”奶奶的信息后,便向当地相关部门咨询,这才知道目前在世的“文面女”奶奶仅有16位,她们的年纪普遍在80岁以上。郭晓琪知道后当即决定赶到西南边境实地走访,最后只见到了其中6位,幸运地完成了一套肖像。

郭晓琪不会独龙族语言,需要借助翻译完成每天的工作,她尝试和她们一起聊天、干农活,融入她们的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奶奶们了解了发绣这种艺术形式,也慢慢地会对我产生了信任,最后收集到了奶奶们的头发。”

郭晓琪说:“我们不知道她们哪一天会离开我们,当离别那天真的到来时,其实也是这个文化消失的那一刻。我想用发绣技艺为她们创作肖像画,从而保留一个民族即将消失的一种文化。”

扎根苏州传承发绣技艺

头发是生命的部分,且材质坚韧光滑,可以经耐岁月。发绣利用人发黑、白、灰、黄等色泽和细柔、光亮的特点,运用接针、滚针、切针、缠针等不同针法绣制字画,针迹细密,风格雅洁,犹如国画中的白描。

在过去的8年里,郭晓琪创作了约50幅发绣作品,她的作品大多取材于苏州当地风物,强调诗、书、画的统一,在通过刺绣手法再现绘画笔墨意趣的同时,充分显示了发绣艺术所独具的精致、雅洁、柔丽的美学品格,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她还面向社会征集了30个家庭宝宝的胎毛,用8个月的时间把这些胎毛绣在孩子刚出生踩下的第一个脚印上,做成新作品《人生第一步》,深受家长的喜爱。

在苏州生活近10年,郭晓琪认为苏州的文化氛围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非常契合,她愿意继续扎根于此从事发绣工作,不仅要用传统的发绣技艺进行创作,还要通过当代艺术形式来呈现发绣,从而更好地把发绣推广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是传承,更是坚持。手艺人的细心钻研、构思创作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黄桥街道也将继续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为非遗注入新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陶善工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