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逝世 曾在四川工作生活

封面新闻记者闫雯雯

2024年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院士

周光召院士是享誉全球的理论与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1年回国后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参加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研究工作,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国际编号为3462的小行星命名为“周光召星”。1999年,周光召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的研究工作“震动了杜布纳”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于长沙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周凤九曾任湖南省公路局局长,被誉为湖南公路界的泰斗。他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兴趣。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其家迁移到了重庆居住。1941年,周光召入南开中学住读,受到良好的数学训练和自学能力培养。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耳闻目睹的事实,改变了他原来想学电机的初衷,对核武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6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先修班,一年以后以优异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有幸听到周培源、钱三强教授的授课。

1952年,周光召转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彭桓武教授,从事基本粒子物理专业研究。

1957年,周光召被选派赴莫斯科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中级研究员,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理论研究,发表30多篇论文,两次受到研究所的奖励。1958年,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

1959年,苏联从中国撤走全部核专家,声称中国15年也休想搞出原子弹。周光召闻悉后十分激愤,召集在苏联的中国专家讨论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搞原子弹的问题,并自告奋勇致信中国核工业部:“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科学家,我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承担祖国下达的这项光荣任务。”此后,他开始潜心钻研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为研究原子弹做准备。他严格证明了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1960年,周光召简明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上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国际同行称赞他的研究工作“震动了杜布纳”。

用纸笔描绘核弹的模样

1960年,苏联撤走了最后一批专家。1961年,时年32岁的周光召刚从苏联回国,就被立即调到了二机部。他仔细检查了原子弹方程式计算的九次计算结果,认为计算并没有问题,便着手推翻苏联数据的可靠性。经过连续多日的仔细研究,最后他用“最大功”原理反证了苏联数据有误,该原理证明了爆炸后不可能达到这样大的压力,这一论证说服了所有在座的专家,“拦路虎”终于被放倒,理论设计工作得以继续。这就是著名的“九次计算”。1962年底,周光召协助邓稼先完成并提交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周光召院士

1964年10月15日,中国原子弹试爆前夜,一份急电从基地罗布泊发到北京,电文称突然发现一种材料中的杂质超过了原来的设计要求。于是,周光召所在的理论小组连夜组织运算,彻夜不眠,直至第二天上午,他将一份计算报告呈送到周恩来总理面前:“经计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的失败率小于万分之一。”当日下午3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随后,周光召又参与了氢弹的试验。他在两弹理论设计定型及研究试验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即便是这样,周光召仍旧非常谦逊。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两弹’是一个集体的事业,是10多万人的共同工作。它训练出一个很棒的集体,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种集体荣誉和个人的某项成功,感受是不一样的。真正能代表国家,那是一种无以言表的自豪。”

曾在四川绵阳工作和生活

周光召院士曾经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工作。1969年,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四川绵阳梓潼,周光召院士也随九院来到绵阳生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了与周光召院士工作的情景:“1969年,我们全所乘绿皮火车,睡地板,由北京搬到四川梓潼县曹家沟。他和我们一起,不知走了几天几夜,到了曹家沟,每天的伙食,就是三分钱或四分钱一份的煮萝卜或煮白菜,周末和我们一起去梓潼的小饭馆买一份炒猪肝改善生活。”

周光召离开九所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工作了一段时间,担任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物理学会当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得以解决。经过他的努力,中国物理学会加入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

钱三强曾向海内外科学家介绍说:“他是中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称赞说:“在我们同行中,他也是相当出色的。”

作为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周光召院士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国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卓著。周光召院士所倡导和身体力行的“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科学精神与“学术平等、提携后进”的大家风范,已成为中国科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他的科学成就、爱国情怀、光辉人格将彪炳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史册。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