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亿人勉强打平张雨霏 ?印度的奥运梦,一本难念的经

“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这句老歌词大概正好反映了巴黎奥运会印度代表团的心情。

在巴黎奥运会上,印度派出了117人的庞大代表团,参与了69个项目的角逐。然而,他们最终只收获了1枚银牌和5枚铜牌,成绩勉强与中国游泳名将张雨霏相当。对于一个拥有14.5亿人口、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国家来说,这样的成绩单显得有些黯然失色,难怪《印度时报》头条质问:“47亿卢比换来的是什么?零金牌!”印度网民甚至呼吁展开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贪污腐败问题。

14.5亿人勉强打平张雨霏 ?印度的奥运梦,一本难念的经

在巴黎奥运会的金牌榜上,印度排名第71位。尽管出发时满怀希望,印度代表团的目标是争夺两枚金牌:男子标枪冠军乔普拉力争卫冕,女子50公斤级自由式摔跤选手维妮什·弗加特也被视为夺冠热门。底线目标是奖牌总数超过东京奥运会的7枚,以实现历史性突破。

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乔普拉在标枪比赛中败给了来自巴基斯坦的阿尔沙德·纳迪姆,而弗加特在淘汰日本摔跤天后须崎优衣后,因体重超标二两而被剥夺了决赛资格。尽管印度总理莫迪出面干预,也未能改变这一遗憾。

印度媒体提到的47亿卢比,是印度政府在巴黎奥运会周期三年中的总投入,折合人民币近4亿元。这笔投入在体育领域显得微不足道,与中国的投入相比更是相形见绌。以如此有限的资源,印度代表团能够拿到6枚奖牌,已属不易。

印度运动员的奋斗之路,犹如沙漠中的胡杨,顽强而艰辛。据媒体报道,印度每年在体育领域的投入仅为中国的1.13%,而德国对体育的投入占全年GDP的1%,印度则不到0.1%。

奥运会级别的竞技体育,要求长期的专业训练、教练和科研后勤保障,以及先进的训练设备和设施。而印度的体育现状,缺乏足够的资金、物资和系统支持。

印度体育赛事直播平台FanCode的联合创始人雅尼克·科拉指出,要让体育事业真正发展,必须对各级体育赛事的结构、基础设施和渠道进行大量投资。然而,印度在这方面的投入与中国相差甚远。更糟糕的是,印度的体育管理混乱不堪,印度足协、印度奥委会和印度曲棍球协会曾多次被国际机构警告或封杀。

印度的历史和文化并未为体育的普及提供良好的土壤。自1900年巴黎奥运会首次派出选手参赛以来,印度在奥运历史上仅获得了10枚金牌,其中8枚来自1928年到1980年间的男子曲棍球项目。个人项目的首金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才由射击选手宾德拉取得。

印度的奥运之路,好似一场迟来的宴席。曾经的辉煌早已逝去,如今的体育环境仍然举步维艰。虽然印度也曾涌现出乌莎、内瓦尔和乔普拉等顶级运动员,但这些成绩更多是运动员个人奋斗的结果,而非系统培养的成果。

在印度,体育并未被纳入教育的核心。尽管教育部门要求学校每周安排两到三节体育课,但这些课程多以跑步、游戏为主,与专业体育训练无关。印度学校普遍缺乏标准的田径场和体育馆,甚至连许多一流大学也没有。

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在法律上虽已废除,但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在高种姓的婆罗门眼中,读书和从事高薪职业如工程师、医生、律师才是正道,体育被视为与体力劳动无异的低等职业。对于他们来说,体育并不是一个体面的选择。即使要运动,瑜伽和打坐这类静态锻炼才更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可惜,瑜伽并不是奥运项目。

在广大底层首陀罗群体中,体育更是遥不可及。温饱尚未解决,哪里有时间和资源投入体育?相比运动健身,搬砖、卖杂货或踩三轮车才是更现实的选择。

体育明星的成功并未在印度形成示范效应。尽管板球明星年薪数百万美元,羽毛球选手辛杜的年收入也超过800万美元,但这些个例未能激励更多印度人投身体育。

尽管困难重重,印度的奥运梦并未彻底破灭。2014年,印度政府出台了《目标奥林匹克领奖台计划》,并在2018年推出了Khelo India(印度动起来)计划,以培育体育文化、资助精英运动员,提升竞技水平。2024年,印度的体育投入将达到2.6亿美元,较过去有了大幅提升。

印度的板球运动,堪称体育领域的明珠。印度板球超级联赛自2008年成立以来,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体育联赛之一,吸引了大量关注和投资。尽管印度在奥运舞台上表现平平,但板球运动的成功展示了印度体育的潜力。

印度学者马朱姆达尔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印度体育的改变已经开始,尽管不会一蹴而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体育将展现出令人刮目相看的面貌。

从印度积极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热情、板球超级联赛的火爆,以及政府对体育投入的逐年增加来看,沉睡的印度体育正在觉醒,重振雄风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