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事情"太久不发生,就变得不正常了:美联储降息的新常态迷雾

“正常的事情”太久不发生,就变得不正常了

预计本月17至18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或将启动新一轮降息进程,市场普遍预期今年内将实施两次降息。尽管部分投行经济学家对降息步骤有所保留,但美联储迈向降息通道已成为共识。中国券商对美联储动态的关注尤为密切,众多宏观与策略分析师已发表大量相关预测报告,甚至连非宏观领域的行业分析师亦参与讨论,展现了这一传统关注点。

“正常的事情”太久不发生,就变得不正常了

当前,在国内资本市场参与者心中,“美联储降息”如同灵丹妙药,象征着问题的全面解决。他们相信,降息将促使资本出于逐利目的涌入中国及香港,为市场带来活力;为中国跟进实施更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提供条件,从而提振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及实体经济;并且助力人民币汇率回升,创造利于内需的环境,因本币升值有益于进口及内部消费。

当上证指数徘徊于2800点附近,大城市房价回撤至2018年水平,“美联储降息”犹如魔咒,激发人们的强烈期盼。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美联储20余年来首次进入“常规”降息周期,一个长久未现的常态已显得非同寻常。与过往不同,此次降息难以依循旧例,未来充满未知。

各国央行,包括美联储,通过加息或降息以“熨平经济周期”,这是主流经济学理论。降息通常在经济增长放缓、有衰退风险时实施,以刺激经济并防通缩。虽然货币政策并非唯一调控工具,却是极为关键的。然而,基于“正常”逻辑的降息决策——即通胀可控、就业疲软、经济增长放缓时放松货币政策——在21世纪尚未真实发生过。

回顾历史,美联储的历次大规模降息皆由特定事件触发,如2001年的911事件和随后的反恐战争,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迫使美联储紧急降息至零利率。这些降息周期均非典型的经济周期调节,而是对紧急情况的响应,其影响深远且复杂,超出了预期。

目前,市场普遍期待“正常”降息能带来积极效果,但考虑到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性,美联储降息的影响或许不再如以往那般显著。如同市场乐观情绪与不确定性并存,降息是否真能成为转机,意见不一。而美股市场在生成式AI浪潮与预期降息的双重作用下,展现出不同寻常的韧性,但未来走向仍充满变数。

此外,美联储也可能不按预期降息,或在降息过程中遭遇类似911、次贷危机或新冠疫情的重大突发事件,使货币政策路径变得难以预料。另一种可能是通胀持续高企,重现70年代“滞胀”现象,迫使货币政策急剧收紧,对市场造成重创。

无论何种情景,即将到来的降息周期都可能再次偏离“正常”轨道,反映出21世纪货币政策的新常态:不寻常已成常态。“正常的事情”太久不发生,就变得不正常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